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我们终于等来了一个“49万元”的答案。但恕我直言,就是这个让国人找不着北的“调查成果”,把一个本来可以尝试研究一番的课题,活生生地糟践成了一堆似是而非的社会学垃圾,一个充其量只是那些无聊的社会学家在“象牙塔”里自娱自乐的伪课题。 于是,“著名社会学家”的这个著名数字,注定要成为其学术生涯中的一个著名败笔。
养一个孩子到底要花多少钱?据我们直观的经验,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每一个家庭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都极不相同,而且这一成本的形成过程也有千差万别,几乎无法进行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的量化(至少在目前)。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如果专家采用“问卷调查法”,那么被调查人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养一个孩子已经花了多少钱、将来还要花多少钱,他又如何去满足专家所需要的数据?如果采用“抽样调查法”,因为没有人算得清自己养一个孩子到底花了多少钱,同样无法确定取样对象,所以专家还是得不到所需要的数据。
如果一项“调研”连基本参数或基础参数都不能获得,甚至根本就不具备获得相关参数的条件,那么,任何调查方法都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正是所有伪课题的基本特征。难怪有网友追问这一“调查成果”的来历,实在是一针见血。用老百姓的话说,这样的事儿也硬要弄出个“数”来,专家真是吃饱了撑的。当然,这样的事儿也需要“有数”,关键是不能“制造”“伪数”。从笔者下面的点评中,可以看出这个煞有介事的“伪数”是如何“忽悠”社会的。
该“研究”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这还未包括社会赠送、学校免费、春节压岁钱等5万至6万元的收入。”
“将达到”?肯定是还没有达到,尤其在专家的“调查结果”出来时还没有“达到”,那么“25万元”这个数字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数字岂不都变成了预测“结果”?但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是一个“病句”,句中的“将达到”应更正为“已经达到”。紧接着,左一个“估算”右一个“估算”之后,于是“估”出了一个49万元。
试问,16岁的孩子应该读高一了吧,如果高等院校按四年学制计算,从高一到大学毕业是七年时间,仅七年时间,成本就从25万元飚升到48万元?这是调查了比尔·盖茨的儿子,还是研究了李嘉诚的孙女?拥有9000万贫困人口的中国农民家庭,怎么越琢磨越像是在“调查”美国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中国农村贫困家庭都处在人均日消费远远不到9元钱人民币的贫困线以下,一个三口之家倾全家之力干到老死,都不可能得到这样一个天文数字的货币,花在一个孩子身上就更是天方夜谈了。
接下来,“估”出来的那个“总成本”尤其不靠谱。按照中国家庭的传统,谁家把儿女养到30岁才“脱手”?是儿子痴呆还是女儿丑陋?农村的孩子上小学时就已经在课余或假日帮父母下田干活了,大多数在中学毕业后就已经成为家庭主要劳力或外出打工谋生;城市的孩子,即使是“未婚不在读”,绝大多数也会在高中或大学毕业后,部分或完全脱离家庭支出“总成本”。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30岁的“孩子”自己谋生甚至回报家庭已有五至六年,怎么会平白无故被“著名专家”列入对孩子的“家庭支出”了呢?
因此,“49万元”不是一个毫无来龙去脉的臆想数字又是什么?至少是一个不可以用“调查成果”的名义发布的虚拟数字。把这样一个荒唐数字一本正经地公诸于社会,是“首席记者”的无知,还是“著名社会学家”的无聊?
该“研究”称:“按照该研究的统计,孩子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两项人均年进账达2300元,最高达4万元。此外,这49万元尚不包括孕产期的支出以及从孩子孕育到成长过程中父母因孩子误工、减少流动、升迁等自身发展损失的间接经济成本。”
这篇只有几百字的报道中反复提到“压岁钱”,试图证明自己的“调查结果”多么严谨多么翔实,连“零花钱”和“压岁钱”都有所“统计”。其实,这不过是一些平庸无能却总想“著名”的“专家”惯用的小聪明而已。
就说这压岁钱吧,城镇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数额不同,富裕农村和贫困农村不同,官员子女和普通家庭子女不同,高官子女和普通公务员子女也不同。举两个例子:我有一个亲戚在西部农村,今年他儿子总共收到二十多个压岁红包,总数是18元钱;我有一个朋友是老板,他说今年要在一项市政工程发包时“中标”,于是给某局局长的孩子送了一个“压岁”红包,内有8万元。我相信这两宗压岁钱个案都很有代表性,但不知专家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鼓捣成“人均年进账”的。
那笔龌龊的巨额“压岁钱”在中国太普遍了,也能进入关于“养育成本”的科学研究领域吗?如果能进入,那么专家的“调查成果”还有多少成分是可以指导社会大众的?如果不能进入,那么专家又是如何区别“压岁钱”的红与黑的?另外,更棘手的是,每个家庭子女每年的压岁钱都是一个无迹可循的变量:今年那个孩子18元,明年由于其家庭或亲戚歉收,压岁钱可能就变成了10元;而那位局长如果明年退休,他的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可能就不是8万元而是80元。再者,目前全国从1岁到30岁能够拿到压岁钱的“孩子”到底有多少都搞不清,又如何去“统计”他们总共有多少压岁钱?
我讲压岁钱的目的,还是试图证明一个结论,“49万元”的神话更像是一个天花乱坠的“盛世谎言”,连“经济学帝国主义”都不配,最多只能算作国产社会经济学的伪劣货色。
该“研究”称:“调查中最出人意料的是,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其中,除租房(购房费)外,最高的费用是在家吃饭,加上服装、手机、上网、零用钱等,不在读的未婚子女竟然每年人均要花掉父母1.4万元。”
“成年的未婚子女”、“不在读的未婚子女”,都是些含混不清的概念。这些给父母造成经济成本的未婚子女是从几岁到几岁?那个“85%”就是靠这类摸棱两可的泛指概念“研究”出来的吗?这更进一步证明,所谓“49万元”的总成本,纯粹是“著名社会学家”捕风捉影炮制出来的一个自慰和欺世的数字。
难怪有人指责这项“研究”有“粉饰盛世,哗众取宠”的嫌疑,我看不无道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穷人”多,和“手机、上网、零用钱”无缘的“不在读的未婚子女”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说他们“每年人均”花掉父母1.4万元,这未免抬举他们了,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喝三年西北风,也没有攒够那笔数目的力气。正如一位网友颇具典型意义的驳斥:我爹一辈子都没有挣到4.9万元,却养大了我们四兄妹。于是我们听到了另一位网友力透纸背的尖锐:这位“著名社会学家”“竟然忘记了中国还有个地方叫农村”。试问,“社会学家”究竟以谁家为社会?抛开九亿农民“忽略不计”,中国“社会”还有多大?因此,这样一个令“穷人”不知所谓的“49万元”只能沦落为学术垃圾。
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是事实;很多人早就想知道这“成本”的额度,也是事实。但究竟有多少,需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去进行调研,不能信口雌黄地发布一些具有明显的“学术”破绽、连“研究者”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甚至经不起简单推证的所谓“结果”。更有甚者,“调查结果”中大部分表述缺乏起码的确定性和准确性,不少句子有这样那样的语病,像是劣质的中学生作文。
我刚接触那篇“首席”报道后,当时被“忽悠”得差点比范伟还范伟。仗着略通些加减乘除之法,便把自己关在屋里用几台计算器算了三天,企图算算我那个独生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到底花掉我多少钱,结果硬是没有算出个子丑寅卯来。其困惑正如一位同样是三口之家的网友所说:“我买一套房子花20万元,到底算不算是养孩子的成本?如果是,那么是全部,还是部分?如果是部分,又应该是多少?”那位“著名社会学家”目前没有、也不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套计算程序和标准,所以许多人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茫然。但许多人都清楚一个事实:不用说如今,即使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成千上万的家庭都不会拥有用49万元去养育一个孩子的能力!
春节后,我第一次看到某报“首席记者”那篇报道的标题时,的确有点想帮报道中的那位“著名社会学家”鼓吹一下的意思,但当我反复读过几遍之后,突然觉得有一种不爽的感觉,于是我决定不再就此说话——那也能作评论话题吗?要不是人民网编辑刘德中看得起那个“养一个孩子要花49万元”的天方夜谈,我真的不屑于对专家的这项痴人说梦式的“调查成果”置评片言。但看在刘德中《评论靶子》中那句“现在的许多研究是不是有点‘经济学帝国主义’了”精彩点题的份儿上,我才终于说了些不知该不该说的话。